9月22日,由铁四院、中铁上海院参与设计,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建设参建的合杭高铁湖州至杭州段开通运营,沿线杭州西、富阳西、桐庐东站同步投入使用。
合杭高铁湖杭段位于浙江省,是第19届杭州亚运会重要保障项目,从既有湖州站引出,经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吴兴区、德清县,杭州市余杭区、西湖区、富阳区和桐庐县,跨富春江后引入杭黄高铁桐庐站,线公里。全线设湖州、德清、杭州西、富阳西、桐庐东、桐庐6座车站,其中杭州西、富阳西、桐庐东为新建车站。
为助力优化杭州铁路枢纽客站与过江通道布局,中国铁建的建设者们在站房、桥梁、隧道等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中,充分利用沿线自然山水资源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用铁路串联山水画卷,将合杭高铁湖杭段打造成为一条精品绿色通道。
杭州西站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规划引入沪乍杭、杭临绩、合杭、杭温四向铁路将衔接上海、南京、合肥、武汉等多个方向,是杭州西向的门户枢纽、“轨道上的长三角”重要节点,也是合杭高铁湖杭段最大的新建车站,站场规模11台20线个标准足球场。
站房酷似巨型云朵、候车大厅布满“太空舱”、内有“云厅”、外有“云门”、暗藏“云谷”……杭州西站的设计理念取意“云海”“园门”“丛山”“空谷”,塑造拥有江南诗意的科技“云城”。
据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铁四院总建筑师盛晖介绍,杭州西站在全国首创“站场拉开、中部进站”模式。传统高铁站把站台和轨道聚拢在一起,杭州西站则创新性利用湖杭场与杭临绩场两个铁路站场中间拉开的空间,形成由地下层至高架层贯通的“云谷”,打造高效的中央进站系统。
该站还打造了一座以“云”为意向的大门,“云门”汇聚商业、办公、会展等多种业态,旅客通过这里能快速进出站房、南北综合体,消除了车站与城市的割裂感,是“站城融合”的关键一环。
作为全国首创的新建高铁站TOD上盖开发项目,杭州西站站台雨棚上盖综合开发是车站的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开创了铁路土地综合开发集约节约利用空间的新模式。
同时,杭州西站也是一座获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的铁路站房,设计人员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布置了面积达1.5万平方米装机容量约3兆瓦的光伏发电板,预计年均发电量达231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3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0余吨。
杭州西动车所位于杭州西站西北方向约4公里处,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包括停车库范围内的盖板、综合维修工区、综合立交排水泵站、轮对踏面诊断棚等共计18个单体工程。由中铁建设承建的杭州西动车所盖板项目一期(存车区)设6条检查线条临修线,是杭州西站重点配套工程。
中铁建设项目团队面对现场条件复杂、工期紧、体量大、交叉施工多等因素,积极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每天完成1500立方米混凝土、300余吨钢筋、100多吨钢结构的施工任务。最终,提前45天实现动车所盖板主体封顶。
与长三角其他动车所不同的是,杭州西动车所后期还将进行上盖开发项目建设,上盖工程将实现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片区融合式发展,将来还与地铁仓前车辆段上盖共同组成国内首个双铁联动、轨道交通快线引领的城市综合体集群。
随着合杭高铁湖杭段的开通运营,富阳西站这个以“富春山韵,可游可居”为设计理念的高铁站将“5D版的《富春山居图》”映照进现实。
富阳地处“西湖—富春江—千岛湖—黄山”国家级黄金旅游线的前站,富阳西站为线侧下形式站房,站场规模2台6线万平方米。富阳西站开通运营后,从富阳西站出发,向西打通了前往中部的高铁通道,至合肥最快2小时即达,更远则可通达郑州、西安、兰州等地;向南连接杭黄高铁和杭温高铁,至温州仅需1.5小时。
中铁上海院在富阳西站设计中,充分融入富阳地方特色文化,整体呈现出5D版的富春山居之景。该站房提取《富春山居图》山行曲线为站房整体形象曲线,立面造型自由流动、错落有致,整体轻盈通透而富有韵律,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室内空间设计以“山水”为灵感内核,围绕“古今状元纸,山水入画新”主题,结合“民居”“元书纸”“画卷”等富阳文化元素,形成曲线起伏的吊顶,吊顶两侧为藤方通组成竹简形态,两侧柱子则以融合“峡岭湖笔”造型元素,展现富阳当地文化韵味。
施工中,中铁十二局建设者采用“平行作业+流水作业”“多点推进+重点攻坚”等施工组织模式,先后克服高空作业、空间制约、交叉施工等难题,实现了墩、台、桥、站、轨及附属工程主体结构各工序的紧密衔接和整体工程的快速安全推进。未来,富阳西站将成为承接高铁客流、保证交通转换与城市功能“无缝衔接”的“站城融合”重要综合体。
富春江特大桥是湖杭段的控制性工程,位于浙江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内首座单跨300米,时速350公里,4线无砟轨道高低塔斜拉桥。
受限于桥址处的地形条件,铁四院设计师们因地制宜,采用“高低塔+结合梁”的构造,巧妙化解设计难题,打造新的桥梁景观。
索塔采用稍微内倾的H型桥塔,低塔总高92米,高塔总高141.5米,高低塔与两侧的山丘地势相互呼应,在富春江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大桥首次实现了在主跨300米级桥上同时铺设4线无砟轨道,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大跨度桥上铺设无砟轨道技术体系,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参考。
由中铁十一局参建的湖杭段余杭特大桥全长32.3千米,是浙江首条连跨高铁、高速、京杭大运河的特大桥,两端连接2022年杭州亚运会杭州和湖州的多个赛场。余杭特大桥转体连续梁,是湖杭段全线跨度最大、载重最大的转体连续梁,也是国内为数不多且同时上跨高铁、高速的连续梁,更是湖杭段头号重难点关键卡控工程。
该桥址位于冲积平原区,其主墩处于软基淤泥地质,要防止对既有宁杭高铁线路及长深高速产生丝毫位移。同时,邻近营业线公里的宁杭铁路和长深高速相隔不到20米,该桥上方有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场地狭小,安全风险极高。为解决梁体钢筋安装难的问题,建设者创新采用在挂篮上安装悬臂吊的方式替代传统汽车吊,保证了施工的顺利开展。针对连续梁中跨合龙段位于既有线正上方的难题,创新采用钢壳法合龙技术,解决了梁底施工空间受限的难题。为保证既有线路的安全,项目在邻近营业线施工范围的宁杭铁路上设置自动观测装置,以便及时发现宁杭铁路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在全线最长、风险最高隧道工程——鹿山隧道(5605.03米)施工中,除了划小施工单元,多点开花、多面齐进以外,建设者还综合采用3D激光扫描、衬砌质量智能管理等“四新技术”和全环节施工辅助装备,填补了我国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群施工安全、快速推进的技术空白。
湖杭高铁通车后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城际铁路网和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对于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优化杭州铁路枢纽客站与过江通道布局,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