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交一航局深度参与建设的新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项目迎来开工建设一周年。一年来,八桂大地上,一条宽阔运河的雏形正在形成,一副通江达海的壮丽图景正徐徐铺展。
8月17日,一航局参建的企石枢纽首仓混凝土顺利浇注。根据设计,企石枢纽浇注混凝土292万立方米,相当于3个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体积。作为超级工程,企石枢纽的主要结构必须做到“天衣无缝”,但大方量混凝土施工始终是建筑行业的一项巨大挑战。一航技术团队拿出了三套锦囊妙计,让此次大体积混凝土浇注表面无任何裂缝,观感质量良好,为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一周年献上了最好的礼物。
企石枢纽引进了目前世界最大、最先进的水工型强制式混凝土拌和楼,每座拌和楼配备两台7立方米主机,生产力是普通拌和站的5至7倍,1分钟内可同时搅拌14立方米混凝土,如同一个高度集约的立体工厂。
其储料仓可容纳1500立方米砂石等原材料,为国内最大容量。有了“供弹手”加盟,高峰期单日可生产混凝土约1万立方米,可以灌满四个标准泳池,满足混凝土持续高强度供应的要求。
为此,技术团队在拌和厂区配置智能生产管理系统、车辆自动识别配送系统等,类似于ETC,可以自动识别混凝土运输车辆牌照,匹配对应的生产任务,通过道闸、灯光调度秩序,避免了人员沟通产生的信息差和时间差,实现整个系统统一配比管理,统一调度管理,统一车辆管理,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数据管理。
技术团队选择悬臂模板用于混凝土浇注并与设计院联合优化,“借力打力”成功取消了内部斜拉钢筋,用钢量相比于传统悬臂模板降低了15%,而且免除了安装斜拉钢筋的工序,使施工更加高效。
当各种原料进入拌和机,一场复杂的化学反应会持续放出热量,而浇注后混凝土水化放热,中心位置最高可达到60至70摄氏度。内外温差巨大,便会出现开裂。
为了留出混凝土的升温空间,项目团队采用“骨料风冷+片冰+冷水”预冷措施进行混凝土拌和,最终混凝土出料温度保持在16摄氏度以下。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后常常需要用到冷却水管进行循环降温。但传统方法依靠人力测量,存在温度数据采集分析不及时、冷水停水不及时、冷却水温调节滞后等问题,混凝土降温幅度过大、降温速率过快等问题。
为此,技术团队联合港研院共同研制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智能调控机,该机器如同一台冰箱,可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数据并结合输入的技术指标,自动控制冷却水循环温度、流速、流向等,达到温控指标后自动停机。
整个混凝土冷却过程无需人员干预,首仓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混凝土中心温度成功控制在44℃以内,成功解决了混凝土开裂问题,在大体积混凝土浇注工作中取得较大成绩。